據媽媽私信反饋,自己在給寶寶選擇奶粉的時候,經常會看到或者聽到周圍有關"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"等類似的言論,關于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的真實情況究竟是怎么樣的,作為一名奶粉測評師,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(國外寶寶吃的奶粉品牌)之間的爭議,是在三鹿奶粉以后開始了,三鹿奶粉以后,國內嬰兒奶粉市場上被外資奶粉占據了大半辦江山。2012年,中國嬰幼兒奶粉的規(guī)模是385.18億元,其中,排名前四的奶粉品牌均是洋奶粉品牌,僅這四家就占據了中國嬰幼兒奶粉近半市場。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國產奶粉的崛起,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之間的競爭更加的激烈了,尤其是有些國產奶粉在宣傳的時候所提到的"針對中國寶寶體質研發(fā)",這就讓媽媽更加難以抉擇。j9九游會-官網入口
那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的真實情況究竟是怎么樣的,我們從不同層面來分析一下。
奶源方面。目前來說,世界范圍內公認的四大優(yōu)質奶源地最好的是南緯的奶源帶,也就是澳大利亞、新西蘭的一部分,其次是北歐,丹麥、瑞士這些國家,再次是美國(不過美國的工業(yè)化范圍較大),阿根廷之類的海岸城市還是會有一些適宜的牧場。
而國內的奶源帶則多位于內蒙古和黑龍江,溫帶季風氣候下,溫度和降雨量的穩(wěn)定性都比不上溫帶海洋性氣候,飼養(yǎng)的難度天然加大。
奶源是奶粉源頭,優(yōu)質的奶粉背后一定有優(yōu)質的奶源,而優(yōu)質的奶源卻不一定生產出優(yōu)質的奶粉。所以媽媽們在買奶粉的時候需要多比較比較。不少國產奶粉的品牌就選擇國外較為優(yōu)質的進口奶源。
性價比方面,有的媽媽私信我說,自己比較了一下奶粉品牌,發(fā)現(xiàn)國產奶粉價格普遍高些,除了一些孩個別品牌性價比高些,像飛鶴、澳優(yōu)這類品牌可以賣到400元左右。那么,這些奶粉到底貴在什么地方呢,真的比國外的便宜奶粉好嗎?
我們以飛鶴奶粉為例,飛鶴擁有著超過3000人的消費者教育團隊和13000至15000名導購,這個體系在全國來說是人數最多的。雖然奶粉的銷量離不開這些人的努力,但是這一大部分人的成本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。
接著飛鶴奶粉給自己奶粉請了章子怡作為品牌代言人,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廣告推廣。地鐵、電梯里隨處可見的廣告。此類的國產奶粉品牌不在少數,我們這里就不一一的說了。
不過,在廠家加大品牌投入的同時,矛盾之處又在于,這一動作也會給企業(yè)帶來更高的成本。招股書顯示,2017年至2019年前3月,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達到21.39億元、36.61億元和6.65億元,占其營收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6.33%、35.23%和24.13%。換言之,飛鶴每賣出100元的產品,就有約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銷售投入上。
與高額的銷售費用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飛鶴可以忽略不計的研發(fā)費用。根據招股書,2016年至2019年前三月飛鶴的研發(fā)成本分別為0.14億元、0.15億、1.09億元和0.3億元。以其營業(yè)收入計算,上述時間段飛鶴研發(fā)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分別只有0.37%、0.26%、1.05%和1.09%。
以上,僅僅是奶粉高價的兩個重要原因之一,少的可憐的研發(fā)費用,而嬰兒奶粉不同其他,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研發(fā),這樣才能支撐奶粉品牌走的更遠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國外奶粉,媽媽們選擇直郵國外奶粉最多的平臺--國際媽咪APP的上面的喜寶奶粉德國直郵到手在150左右、德國愛他美到手價在200左右,澳洲a2奶粉到手價也在200左右,我看了一下國外奶粉平均都在200左右,性價比非常高。
對于國外奶粉有研究的話,應該聽說過國際媽咪吧。國際媽咪成立于2009年,總部位于德國法蘭克福,是一家專門做海外母嬰用品直郵的公司。通過搜羅全世界頂級的寶寶用品,并通過自身獨特設計的APP平臺,簡單、極致的展示給用戶,平臺上的產品90%以上為海外制造,100%為海外標準生產。擁有香港倉儲自營和德國倉儲自營中心,并支持用戶自提,全程裸露在用戶的監(jiān)管之下,這種透明本身就是一種自信。國際媽咪上關于實時更新國外最新育兒知識,國外奶粉品牌相關信息介紹,備受年輕媽媽們的喜愛,在各大手機應有市場的國際母嬰用品領域,國際媽咪APP下載量連續(xù)多年位居第一位,如果媽媽們親睞國外奶粉、國外母嬰用品可以下載國際媽咪APP參考了解。
生產工藝方面。嬰兒奶粉領域不同于其他,這個領域的門檻非常高。一款優(yōu)質的嬰兒奶粉品牌是需要高昂資金投入日積月累去研發(fā)的,也需要真實食用體驗的累積,最終才可能成為配方、分段、生產工藝等各方面成熟的嬰兒奶粉品牌,這個領域只有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的研發(fā),沒有所謂的黑馬j9九游會。
所以選擇嬰兒奶粉品牌竅門一,就是多查查這個嬰兒奶粉品牌的研發(fā)歷史、研發(fā)背景,盡量選擇這個領域的研發(fā)歷史較長的行業(yè)巨頭品牌,切勿選擇那些雜七雜八市面上少見或是新出不久的嬰兒奶粉品牌。
奶粉制作工藝主要體現(xiàn)在鮮奶收集、成粉和罐裝的過程里,這一點大家見仁見智,國內外都有自己不同的檢測標準。國內外在比如一些歐洲牧場,全程執(zhí)行的就是統(tǒng)一的歐盟標準。采集、加工生產線以及運輸銷售的各個渠道都有各自強力的把控。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奶粉。
奶粉配方方面,至今沒有任何機構有奶粉有國界之分這一概念明確的結論。
關于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之間爭議最大的無非就是"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"這一觀點了。"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"的說法乍一聽非常有道理,但仔細思考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其實不堪一擊。
首先,中國幅員遼闊,南方、北方、東部、西部的氣候、飲食差別非常的大,是不是需要分地區(qū)研究配比呢?
其次,國際上沒有任何國內外母乳成分差異的研究說法?,F(xiàn)階段國內連完整、科學的母乳數據庫還沒有建立,也并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數據支持研發(fā)"適合中國寶寶"的配方奶粉。
而在母乳成分的研究上,國外發(fā)達國家起步更早,研究歷史更久遠,比國內走的更前沿。除國內奶粉品牌外,國外沒有任何奶粉品牌標注"更適合本國寶寶體質""專為本國寶寶體質研發(fā)""僅適合本國寶寶食用"等諸如此類說明。
各國的奶粉配方確實存在差異,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不是嬰兒對于營養(yǎng)需求的差異,而是不同國家對于營養(yǎng)元素添加劑量的認知不同。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160多個國家的嬰兒配方奶粉標準都是按照聯(lián)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專家組制定的嬰幼兒配方標準奶粉制定的,這是世界上公認最權威的嬰幼兒奶粉標準,聯(lián)合國法典委員會也未根據不同國家、不同人種來推薦不同標準。
最后,其實各國制定的奶粉配方標準相差并不大,對比了一下歐盟和國內奶粉標準,歐盟奶粉生產標準共有36項,其中國內覆蓋了32項。其余幾項也非常的接近,像大家關注的蛋白質,國內奶粉標準中蛋白質限量是每100千卡1.88-2.93g,而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1.8-3.0g,而維生素A在國內奶粉標準中限量是每100千卡59-189微克,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60-180微克。
其實,奶粉配方營養(yǎng)是各個品牌的必爭之路,是各個品牌突出宣傳的。我細數了幾個奶粉的品牌,發(fā)現(xiàn)每個奶粉突出的營養(yǎng)配方都有區(qū)別。但是如細數過后,發(fā)現(xiàn)每個奶粉品牌都大同小異,并不會有太大的區(qū)別,每一個品牌也都可以滿足寶寶成長的幾個階段的基本營養(yǎng)營養(yǎng)。
奶粉本身2段以后就要開始添加輔食,有的家長也會購買各種營養(yǎng)進行補充。這里要說的是,一般品牌時間長的大牌子的奶粉,經過不斷的臨床試驗,配方都在不斷完善發(fā)展中。
總結,關于選擇國產奶粉還是國外奶粉,媽媽們還是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,畢竟適合的才是好的。